Filtrer par genre

生命列車上約會 (廣東話|粵語|中文Podcast)

生命列車上約會 (廣東話|粵語|中文Podcast)

Rana Chui

歡迎大家來到這個Podcast“生命列車上約會“! 列車是朝向目的地行駛,長程的列車通常是會中途停站,讓一些去同一個目的地的人上車,同時亦讓一些到站的人下車,而停站時亦可以加油,車長亦可以作稍微休息,然後再繼續行駛。 生命旅程中、是漫長的!希望能與一些擁有共同人生目標的朋友結伴同行、打氣,成為大家的同路人。 我希望可以生命影響生命、在疫情中能分享一些正能量。 將我的價值觀、所認識的、生活中所體驗的能與你們分享。 鼓勵大家可以發揮自已的潛能!一同成長!  人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支持、這樣生命的旅途不會再感孤單和寂寞,因為有同路人! ***************************************** 第一集主題: 掌握今天 (Today Matters) 今天很重要、成功在於怎樣掌握今天! *****************************************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 Instagram Follow Me : https://www.instagram.com/ranachui/ 歡迎大家subscribe 我的Podcast和與朋友分享,亦可留言給我分享你的想法,謝謝!

99 - 第99集主題: 善良是一種選擇 (Kindness is a Choice)
0:00 / 0:00
1x
  • 99 - 第99集主題: 善良是一種選擇 (Kindness is a Choice)

    Hello, 大家好! 我是Rana ,很高興又可以在生命列車上跟大家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聽過「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這一句話? 2010年,亞馬遜亦即是Amazon 的創辦人Jeff Bezos 在普林斯頓大學 ( Princeton University) 的學士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他以 “We are what we choose”(中文可以譯作: 我們就是我們的選擇)」為題,面對這班畢業生,將會是社會精英、未來的創造者,這位世界頂尖創業家Jeff並不是教導他們如何投資致富,又或者分享自己怎樣在創業上的成功事蹟,而是提醒他們,他們的將來的結果又或是成就、人生方向,將會是他們今天所作出的決擇、自己的選擇。”他更加強調 “聰明是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他分享一個自己年青時跟祖父母去旅行坐在車上的故事作開始。熱愛算術的他常常喜歡遇上甚麽事物都計算一吓,覺得很有趣。當時夏天Jeff 跟祖父母去旅行,祖父正在公路上開車,祖母卻坐在旁邊抽煙,公路坐在後面嗅到從祖母而來的煙味,這是他最不喜歡的味道。之前他看到一則禁煙廣告,有關吸煙折壽的資料,於是靈機一觸,出了一個想法,看到祖母抽煙不斷,於是給祖母算一算她每日不斷吸煙會少活多少年,然後沾沾自喜地拍一拍祖母對她說︰「每天吸煙2分鐘,你就少活9年!」他以為祖父母會稱讚他的數學能力了得,沒想到祖母聽了之後,卻傷心得淚流滿面,他立時不知所措,這是他從未遇到過的情景,而祖父卻一言不語。最後,祖父更把車停在路旁,叫 Jeff 下車,再走遠一點跟Jeff 說了一番令他畢生難忘的話,內容是︰("Jeff, one day you'll understand that it's harder to be kind than clever."),中文意思是「Jeff,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而Jeff 就在畢業禮上向這班畢業生說: 「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 大家可以去思考。


    天賦和選擇不同。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天賦得來很容易--畢竟它們與生俱來。 而選擇則頗為不易。 如果你一不小心,你可能會被天賦所誘惑,這可能會損害你所做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與天賦, 我們的聰明才智必定會派上用場,不管我們擁有很強的理解分折能力、讀書經常取得A,在高尚的大學學府畢業、工作能力多強,地位多高,英俊潚洒,年輕貌美,都只能代表我們目前天賦的條件,卻無法代自己是善良的,因為善良是善良是一個心態、行為表現,我們對待生命的一種態度,是一種選擇,而不是與生俱來的。雖然個性是天生的,但如果生命中我們不堅持往善良的方向出發,即便我們原本是個善良人,也會慢慢地變成一個不會善待別人的惡人。有的人擅長領導、有的人擅長交際、有的人擅長音樂、有的人擅長演講,但沒有一個人生出來是擅長善良,在現實的生活中,善良的選擇,代價可能並不是只付出一點點,真的是對人性和我們價值觀的一個挑戰。

    讓我跟大家分享一個在美國波士頓的故事。波士頓是一個十分出名的城市,當中有著很多所的著名大學,包括哈彿大學,MIT著名學府,因為聚集著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學生,於是當地十分慢慢成為美食之都,除了出名的波士頓大龍蝦,還有很多異國風情的餐館,家庭式的小飯店,讓那些離鄉別井的莘莘學子可以嘗一嘗有家鄉風味的菜式,一解思鄉之情。當中有一間叫「四川飯莊」亦在其中。它外表樸素,餐館裡面的裝修亦十分簡單,卻在當地提供了18年服務,可以說是老字號。前任老闆段老闆是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所以餐牌上有正宗的四川菜,希望能讓客人感到家鄉味,他更收這些異地來的學生們成本費。不要以為這位老闆必是老粗一名,其實是一位其貎不揚,更在中國是小有名氣的男高音歌唱家,多年前到波士頓學西洋歌劇,最後卻學了一門手藝開了餐館,這個改變可能亦有他熱愛美食,才可以堅持這麽多年。而他這份熱氣亦在不知不覺間傳了給兒子段然,他在大學的酒店專業管理畢業,回家接受管理這間餐館,一心一意打理生意,經營這間中餐館,大家都叫他小段老闆。

    2014年12月5日,有一位白人男仕叫Benjamin Edelman 在朋友推介下,在這餐館「四川飯莊」買外賣,用網上訂餐方式落單,自行到餐館取食物。當時點了蒜醬雞絲、辣味花生蝦、水煮魚,還有熗炒包菜。付錢的時候,餐費加起來一共$53.35美金。他回家享受完晚餐後,從錢包找出單據看看覺得不對勁,在網上看菜牌時,算起來是不足$50,現在取餐時卻多收了$4。所以他立即打電話到餐館查問,正是餐期十分忙碌,没有人接電話,所以他就寫了一封電郵到餐館投訴多收了$4。為何收的錢跟網站的報價不一樣? 小段老闆立即回覆,十分抱歉,網頁上的菜價很久沒更新了,因為百物騰貴,來源價格高漲,所以要調整菜牌的價錢,在不得矣之下,在幾個月之前每一道菜都加了$1,而酒水,前菜、小食卻保持價格不變,但因為網站是委託一間公司負責,未能及時通知他們更新資料,以致網上價錢未有更新,再次致歉,並承諾會盡快更新網站上的價錢,並且說多收了的$3,經已退回到他的信用咭上。小段老闆想這樣應該處理妥當。

    怎料當Benjamin 收到回覆的電郵時,卻怒氣沖天,對方明明多收到$4,為何只退回$3,於是他立即寫了第二封很長的電郵給對方,嚴厲地除了指出每道菜加了$1,亦即是少退$1之外,這種網站價格和實際價格不一致的做法是違法行為,還用了很多專業名詞說出根據消費當地保護法規的規定這是小額的賠償,應該要賠償3倍多收款項,亦即是$4x3,共$12。請將12美元退回他的信用卡。或者可以郵寄一張12美元的支票到他的家中。”在信件的最後部份,更強調自己的身份,他在哈佛大學擁有四個學位,當中包括有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現在是哈佛大學的商學院教授,而且擁有律師的執業牌照,言下之意是若對方不賠償,隨時可能會惹上官非。

    小段老闆意識到對方的措詞之間的嚴厲,雖然知道這位教授咄咄逼人,仍然回覆願意退款$12,並表示會立即通知網站負人更新價格,不會延誤,請教授接受道歉了事,別再為難這間小餐館。教授Benjamin 卻再回一封信表示這老闆是故意不改網上的價錢,刻意多收客人金錢,亦不知已經騙了多少客人,這樣的違規,小額法庭上一經定罪,最少罰款$25,有見餐館老闆可能是初犯和估計是新移民,對美國法律不懂,哪就把我之前的餐費扣半價,即只收$25,跟罰款$25差不多。可是小段老闆看見教授的信件,這回真的吃不消,忍無可忍,回覆回教授,小本生意經營不易,因來貨價錢增加,才要加價,若因未能及時更新網上價錢而向線上客人收舊價,這對堂食的客人收新的價錢不公平。而且教授的餐單是$53.35,半價收費是$26.6,並非教授所說$25,還欠$1.6,最初教授不是為了少給你$1跟我糾纏不清,是否雙重標準。教授看到對方說自己不對,無名火起三千丈,決定要自己以律司的身份向這間餐館提出訴訟,還把這件事情寫了一篇4,000多字的文章放在大學教園的主頁上,但因為很久都没有人看作出回應,於是教授把自己的文章改為作業,要學生回家後閱讀,從中學習怎樣用法律來保障自己的權益,不管這些利益是多少。結果教授這樣的安排,帶來他始料不及的反效果,原因是這位Benjamin教授,平日性格不近人情,跟同學和其他教授們的關係欠佳,更經常與大學的員工因一些小的事情都閙得不開心。學生對自己的功課得到低分時想查問教授原因, 他卻不願意多花時間解釋,交給教授的功課,交回學生時只有分數,卻没有批改的文字,但為了餐館$4的事件,卻來來回回花這麽多天去爭論,更願意花上時就寫了4,000 字的文章成為作業,更要叫學生以他作典範學習,觀摩一翻,可想學生們的想法是如何,覺得教授斤斤計較,小事化大事,放是有好事者把這件事告知當地傳媒,當地發行量最大的波士頓環球報,當然轉眼間變成全城爆料,大家追看哈佛出了一位$4教授,刹時之間,所有傳媒和電視討論區都談及此事,教授和四川飯莊成為大家茶荼飯後的話題,更加有標題說教授和小段老闆是尷尬和迂腐的較量。而大部份的人都傾向同情四川飯莊,看不過教授為了$4 用律師的身份去告小段老闆,更何況傳媒查出教授並不缺錢,幫一些公司做研究調查收費$800 一小時,最低要收五個小時,更擁有私人豪華住宅。更查出原來教授並非第一次,經常向一些小店的看看有些甚麽違規,就表示要告他們,大部份都會屈服,給錢了事,小段老闆的不合作還是第一次。當事件公開後,哈佛的教授們都不恥與他為伍,更有其他律師表示四川飯莊小段老闆己經一開始道歉,表示願意賠償,而網站更寫著價格隨時會更新,所以不乎合違規要罰錢的條例,因為教授卻咄咄逼人,願意幫飯店免費打官司,學生們亦以四川飯....


    聖經上說:  聖 靈 所 結 的 果 子 , 就 是 仁 愛 、 喜 樂 、 和 平 、 忍 耐 、 恩 慈 、 良 善 、 信 實 、溫 柔 、 節 制 。 這 樣 的 事 沒 有 律 法 禁 止 。(加拉太書5:22-23)


    歡迎大家把這個Podcast與朋友分享,更開心你們可以 follow 我的 podcast

    若有任何意見可以電郵給我 @ rana.moment21@gmail.com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id1548879829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vmPfIX7FwJbDLUXu5ER

    歡迎 follow 我的 at Instagram @ranachui and @rana.moment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


    Fri, 22 Sep 2023 - 19min
  • 98 - EP98: 感恩有您 (Thanks for Being There for Me)

    Hello, 大家好! 我是Rana ,很高興又可以在生命列車上跟大家分享。 現在正是夏天的季節,很多人喜歡在家中露台或後園種一些鮮花和蔬果植物等,不但讓家中添加色彩,更開心可以有一些由自己家中種的鮮花,把它們插在花瓶,放在客廳,倍感親切美麗,我最近看到幾位教會的姊妹們都把自己栽種的鮮花的相片放在FB 和IG,十分美麗奪目。若是種一些蔬菜生菓,由播種到澆水,看見它們慢慢長大,最後開花結果,心中有著莫明的興奮,若有好的收成,更加會把部份的收成送給朋友們品嚐一翻,大家倍感親切。最近我收到幾位姊妹送給我,她們所種的蔬菜和藍梅,不單止新鮮好味,還很有人情味,多謝她們。在選擇種植不同的植物時,不知有没有想過要把一些甚麽好植物放在一起,會對植物本身倍得好處,好像是良朋益友一樣? 蕃茄是很多人喜歡在後園裡或露台種的其中一種蔬菜植物。 因為它相對容易種植,非常適合初學者,當見到豐富的收成時,大家必定心花怒放。 然而,為確保番茄植物能茁壯成長的最佳方法,除了施肥、澆水和陽光之外,原來是在它們周圍種植一些良朋有益的植物, 英文有一個名詞是companion plants,亦即是能配合的好植物,這些有益的植物,可以使到土壤更肥沃、使植物的根不單強壯起來,並可以預防疾病害蟲...等等。 有益的植物還有助於使不相容的植物遠離,好像敵人一樣的植物,那些會剝奪它們的營養、遮擋陽光、引來疾病或害蟲的植物,彼此遠離。 這給人一種感覺,感謝有這些好的植物一起成長,令到我們栽種的蕃茄或其它植物都倍得益處,相得益彰。 哪甚麽是種蕃茄的良伴植物呢?有益處的植物,包括: 蘆筍、生菜、大蒜、百里香、南瓜,和萬籌菊等等。哪些是敵人,不能與蕃茄一起種的植物,包括: 卷心菜、椰菜花、土豆、玉米和茄子,等等。 植物有些是有益植物相伴companion plants,那麽我們可有想想身邊有没有一些家人或朋友是最佳的良伴,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感恩有他們陪伴著我們渡過最困難的日子呢? 今集的主題: 感恩有您 (Thanks for Being There for Me) 2022年6月22日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辦的游泳世界錦標賽!美國韻律泳選手25歲的Anita Alvarez於單人自由- 自選決賽期間,在游池完成比賽後,失去意識並昏迷沉入池底,她的教練Andrea Fuentes立即察覺到異樣,因為見到Anita 比賽完成動作後,沉入水底並没有浮上水面,心知不妙,而泳池的救生員卻没有察覺,作出拯救,於是教練Andrea 果斷用最快的速度跳入泳池救Anita ,把她拉回水面。Anita 被拉回池邊時沒有呼吸,隨即接受急救並被送到場地的醫療室,之後恢復意識。教練Andrea 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當時十分可怕,因為她看到Anita 沒有呼吸,當時池水進入其肺部,感覺那一刹那就像過了一小時那麼長,Anita隨後甦醒,,當她能恢復呼吸時就沒有問題了。」 經醫生檢查後,Anita的心跳率、血氧量、血糖及血壓等均正常,她亦感覺良好。韻律泳與其他耐力運動如馬拉松、越野及單車比賽等項目相同,參賽者要把自己迫到極限,有時也真的到達極限。而Anita 已非首次於池中昏迷,同樣情況於在之前一年西班   牙舉辦的奧運資格賽亦曾發生,當時同樣由教練Andrea 救起Anita。Anita十分感恩有教練在她危難時刻拯救了她的生命, 感恩有你,Thanks for Being There for Me! 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因為有相同的愛好或性格或做事的方式,所以就能走到一起,但進一步的相處,是靠時間實踐出來的。真正的友誼,是不斤斤計較,也不搬弄是非,只是在你需要的時候能為你挺身而出。當然我們自己也要拿出同樣得忠誠,對待自己身邊的朋友,一份真友誼不容易建立,我們要學習珍惜。大家可以相互扶持,互訴心事,在我們困難時,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們困惑的時候,為我們提出誠懇的建議,在我們得意的時候,提醒我們不要失態,在我們失落的時候,會鼓勵我們站起來,在我們寂寞的時候,會在一旁陪伴我們的人,才是真正重要的朋友。患難見真情,在困難中才能夠體現出誰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有人對以下這幾種朋友,認為要十分珍惜,看看你會否有相同的想法: 肯借錢給你的人,因為每個人的錢都是血汗錢。   送東西給你的人,不是因為他東西多,是因為他在乎你。 合作誠實分利潤給你的人,不是因為他笨,是因為他懂得分享。 合作時願意多做事的人,不是因為他傻,而是他知道他多做,你就能少做。    喜歡埋單的人,不是因為他錢多,而是他知道友情比錢重要。 願意幫助你的人,不是他欠你什麼,而是他把你當真正的朋友。 有研究表示,擁有一段親密的友誼則需要200個小時來建立(Hall, 2019)。想要發展一段交心的友誼,有以下4個特徵: 1. 有較高的相似性 成年人交心的友誼更加注重相似性,而不是差異性。因為在成年人的環境中,我們的性格某種程度上已經定性。兒童時期的我們可能會傾向於與不同的人接觸,探索新事物。但成年人後的我們會更容易被相似性高的人吸引,相似帶來的熟悉感,能讓我們更加安心和舒適。舉例: 同一間糼稚園的家長,住在同一個社區,並且會在上學和放學裡接送子女,能成為朋友的機會較大和容易,不需要特別安排見面和維系。 2. 可以相互說出自己的弱點  談到進深的友誼,意味著大家是可以互相坦誠說出自己的弱點,而不用擔心對方會恥笑或看不起我們。能夠在對方面前展示自己脆弱、不堪、低落的一面,因為雙方之間的友誼有足夠信任和安全感。如果我們總是承擔著付出的角色,從不將自己的難處或是軟弱的一面展示出來,這可能會讓另一方感受到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或”不被信任”,彼此之間就很難真正地敞開心扉去“交心”,只可以停留在點頭、打招呼或只說一些無關重要的事情。 3. 能見證彼此的成功 一般來說,成功時在身邊的人比失敗時,願意同舟共濟的人多。但在友情中,能在我們悲傷時安慰我們的人,未必會在我們成功時留在我們身邊為你鼓掌。而交心的友誼能夠做到真正的“同甘共苦”,不僅能分擔彼此的痛苦,也能夠見證彼此的成功,確實不容易。 4. 能在對方的眼中看見自己  一份交心的友誼也屬於一種深刻的親密關係,大家能在不用掩飾下分享內心深處的想法,探討自己最關心的話題,在互相支持中給予理解,幫助我們能夠越來越了解我們自己。這位交心的朋友會像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們”,因為當我們觀察這位朋友的行為和表現上,就好像是在觀察自己,會看到我們所忽略的自己,重新認識自我。 一份交心的友誼是一種包含理解、認可和愛的美好情感。我們不單單能從中得到陪伴,諒解、還能在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獲對方對於真實自我的欣賞和愛。 最好的友情,不一定形影不離,總會有一個人,哪怕相隔千里,哪怕不常聯繫,哪怕多年未見,再見時也猶如朝夕相處,心裡沒有一絲隔閡,這就是最好的友情。 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真正的朋友不必一直陪伴在身邊,而是當我們需要他的時候,他就能出現幫助我們排難解分,縱使他的能力不能解決問題,仍會在旁邊守候著。我們真正的魅力,不是我們給對方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對方認識我們多年後,知道我們一清二楚,仍喜歡和我們在一起,這才是最好的友情。 有人話人最好的朋友除了人之外,就是狗,因為他們都是十分忠心,亦能討主人的歡心。在加拿大我們四處都看見人帶著他們心愛的狗四處活動,甚至大家大小駕車旅遊,都會帶同心愛的狗,如同一家人一樣。每次聽到飼養狗隻的人遇上他們的狗生病或離世,他們都會表示十分傷心,甚至要請假,留在家中讓心情能平伏過來。我有一位朋友,他們一家人都表示感恩養了一隻狗 “Albert” 作為他們一家人的陪伴,十分開 心的,家中各人都忙著工作,感恩有Albert在家中陪伴家裡的嫲嫲,讓她不會感到寂寞和孤單,每次我們去露營,他們都會帶Albert來,大家都十分開心見到他,特別是那些小朋友和年青人。由此可見,人是多麽渴望他們別人的愛和陪伴。 我們生活當中、有没有一些人, 我們可以跟她/他們說一聲”感恩有你! Thanks for Being There for Me”? 聖經上說: “   “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里。”(箴22:24-25) 今集分享到這裡;多謝大家收聽!下一次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把這個Podcast與朋友分享,更開心你們可以 follow 我的 podcast 若有任何意見可以電郵給我 @ rana.moment21@gmail.com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id1548879829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vmPfIX7FwJbDLUXu5ER 歡迎 follow 我的 at Instagram @ranachui and @rana.moment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

    Fri, 28 Jul 2023 - 14min
  • 97 - EP97: 救生圏 – 禱告 (Life Buoy- Prayer)

    Hello, 大家好! 我是Rana ,很高興又可以再次在生命列車上跟大家分享。

    首先向大家道歉,很長的時間没有在生命列車作廣播,己經差不多兩個多月,亦没有向大家交代為甚麽停了這麽長時間,甚至有朋友問我是否不再廣播,實在對不起。因為前一子無論在近處或遠處都有一些親人生病,生活都變得忙亂起來,因為兼顧不來,當時更要停止每星期某一些的運動,就是連步行上班、下班的30分鐘的時間都没有了,心情亦變得七上八落,原來人生不單止有充滿著喜樂的時刻,亦有突然其來,措手不及的情況,這個就是自我面對逆境時,能力的鍛練,而這一集的上一半是我5月初在香港時預備,而下半部份是我回到加拿大時完成。最後我,要承認自己當時没有足夠的能力和心情去完成新一集的生命列車的廣播,多謝大家的包容。

    我們的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有些是開心快樂的事情,但亦會遇上棘手和帶來挑戰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在逆境時,只可以無可奈何,苦口苦面,愁眉不展地生活,其實我們可以用禱告,讓我們在掉入人生低谷時能有一股外在的能力把我們向上拉,這讓我們仍然可以看見藍天白雲,見到它們對著我們展露笑容、給我們温暖和鼓勵。

    今集的主題: 救生圏 – 禱告 (Life Buoy- Prayer)

    2022年12月8日清晨5時多,有一名93歲的婆婆在堅尼地城對開海面游泳,平日她和女傭都有游早水的習慣,當日老婆婆疑因期間體力不足遇溺,呼叫求救。婆婆的外傭在岸邊得悉意外,立即將救生圈拋進海中給予婆婆,並立即大聲向途人求救。當時有兩名晨運客經過,分別74 歲和75歲的中年男子,一人英勇下水救回老婦,另一人在岸邊協助,最終將老婦成功救回送往醫院。

    每當在水上發生意外時,救生圈是十分重要的設備,能第一時間向落水的人提供援助,以及對發生意外,確定水中求救的人方位,因救生圈上有反光條,第一眼就看到落水者的位置,幫助能迅速救援。而救生圈是否有功效,取決於是否是一個專業的救生圈,即是一個材料可靠、不會因為漏氣,不會因為長期泡水等出現浮力下降等問題。

    我曾經聽過一位的牧師太太的分享,她有一次發夢,夢境中看見一群青年人在大海當中,當時波濤洶湧,人數眾多,海浪並未停止,後來大家發現海的中間有一個救生圈,大家都立即游向這個救生圈,但人數太多,怎樣都容不下這麽多人,總有些人救不到。當我聽到這個分享後,想到一個救生用的救生圈只可以同一時間救少量的人,但當我們用禱告作為救生圈,並不會有容不下太多人,因為聽禱告的是神,祂並不設上限配額,只要是帶著真誠為自己或別人祈求,神都聽我們的禱告,並按祂的時間、心意和計劃達成我們的祈求。

    那麽我們日常生活中,清早起來,迎接著各種各樣忙碌的時間表上的工作,不同的要求,大大小小的付出,一天即將完結時,已到了黃昏時份,帶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有時感到好像在汪洋中的一條船,在茫茫的大海中,不知何時泊岸。我們都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需要有一個救生圏,就是禱告給予我們的力量。 禱告力量的源頭是耶穌,祂從不會莫視我們真心的祈求,當我們遇上急難時,不會關上門窗,我們於千里之外。當我們遭遇逆境時,祂仍是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需要帶到主的面前,禱告不必裝假,不必做作,只要簡單告訴神;親近神。

    另一面,禱告也的確有一些原則我們是需要知道。好比我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一定附有一份說明書,告訴我們該怎麼開關,怎麼使用每一項功能,怎麼保養,損壞的時候又該怎麼處理。同樣的,向神禱告也有「說明書」,這一張說明書就是聖經,也就是神向我們説的話語,讓我們明白如何禱告才符合神的心意,祂必應允。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些禱告時必須掌握了禱告的重點:

    1.      用信心來禱告 - 我們無論在甚麽地方,不論甚麽時間,不論站著或跪下,不論是出聲或靜默禱告,是獨自一人或與其他人一起禱告,都要用真心誠意地祈禱,是用對神信心。

    2.       坦白地傾訴 - 向天父禱告時,神不看我們禱告的話語有多麼好聽,只看在神面前是否出於真心,只要和神說心裡話,單純敞開自己,把我們心裡的難處、痛苦跟神說,尋求神的心意,這就是在凡事上與神有真實的相交,包括感恩,認罪,求神寛恕和懇求,這樣的禱告也蒙神垂聽。

    3.       奉主耶穌基督之名祈禱- 耶穌是人和神之間的中保,所以當我們在禱告完結前我們必須要說出是奉主耶穌之名祈求。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經歷。剛剛過去的5月,我和家人都回到香港探望家人,更得知媽媽突然因病入了醫院,所以心中十分焦急,希望能早日回去探望,朋友和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為著媽媽患病,求神保守能得適切的醫治禱告。回到香港見到醫院有著人滿之患,一個大的病房,原本可能左邊只放三張病床,現在放了五張病床,兩邊一共放了十張病床。而床與床之間只有很少的空間,讓護士和家屬出入。大家可能問有幾擠迫呢? 我背著一個普通的背包,要用手托著,因為怕背包會踫到隔鄰病床的病人,所以買了一個較細的背包,方便可以走到媽媽的床前而不用擔心碰到其他病人。本來一個病房十張病床,己經很擠迫,每邊五張床,但很多時因為要接收新病人,醫院没有辦法下額外再放兩至三張病床在這兩邊病床的中間,即由10張病床增至13張病床,可想而知,令到旁邊病床病人的家屬和朋友很難出入。

    有一次,照顧媽媽的工人姐姐與我一同探望我媽媽,離開時因為中間幾張病床病人的親人都來探望,因為被他們擋著,而他們亦没有其他多餘的空間可以讓出來,結果無辦法之下,工人姐姐只好走上媽媽的病床上再慢慢小心翼翼地下來,方可離開,水洩不通的情況真令我大開眼界,與此同時,亦可以想像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是可等超出負荷,藉此說一聲多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在醫院期間,媽媽初期需要服用抗生素,所以她身體十分疲倦,很少反應,我心中十分擔心,自己心中帶著很大的歉意,因為自己移居加拿大多年,不能常常照顧她起居,所以很想今次留在香港時多些陪伴。有一天,當我探望媽媽時,隔鄰病床的老太太有一些家人探望,其中一位中年的男士跟我傾談,原來他是病人的兒子。跟著探望的時間將要結束,所以我為媽媽禱告。這位男士就問我是否基督徒,跟著對我說他的媽媽明天要做手術,請我為他的媽媽禱告,我就義不容詞為這位病人禱告,他和他的媽媽都連忙道謝,而我心想,希望這一家人能早日認識哪位聽禱告的神,而其他附近病床的病人都會聽到這個祈禱,求神動工。我心十分感恩,首先,能夠為其他病人把他們的需要帶到神面前,再者,在我離開香港回加拿大前一個星期,媽媽終於可以出院回家,這都是神聽我們的祈求,給我們一家人的祝福,雖然媽媽的情況還要很多的照料,心中仍帶著喜悅回加拿大。

    若是基督徒,禱告是我們每天的恒常做的事情,也是我們與主親近的途徑。主耶穌說過:「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馬太福音21:22)

    今集分享到這裡;多謝大家收聽!下一次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把這個Podcast與朋友分享,更開心你們可以 follow 我的 podcast

    若有任何意見可以電郵給我 @ rana.moment21@gmail.com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id1548879829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vmPfIX7FwJbDLUXu5ER

    歡迎 follow 我的 at Instagram @ranachui and @rana.moment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


    Sun, 18 Jun 2023 - 12min
  • 96 - EP96: 真誠的道歉 2 (Sincere Apology 2)

    Hello, 大家好! 我是Rana ,很高興又可以在生命列車上跟大家分享。

    上一集跟大家分享真誠道歉的要訣,歡迎大家再聽一吓回顧一些重點。今集會繼續這個主題,道歉就是要為我們的行為負責,並對被冒犯者做出補償。而道歉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得到對方的寛恕,人類具備驚人的寬恕能力。英國的英格蘭城市(Coventry),有一座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遭納粹轟炸成為廢墟的天主教堂,戰後幾年,一群德國人來到這地方,決定要幫忙建造一座新教堂,就是在原先炸成廢墟的天主教堂旁邊,興建一座新教堂,當作懺悔戰時他們同胞對當地人民和教徒所造成的傷害和毁壞。教會的領袖們都同意將新教旁邊的原來變成廢墟的教堂保留下來。這兩座建築物都有非凡的雙重意義:其中原先變成廢墟的教會象徵著人性的敗壞和不人道,另一座新教堂象徵寬恕與和解的力量。希望以上這個真實的例子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今集主題:  真誠的道歉 2 (Sincere Apology 2)

    現實生活中,有好些情況,大家都口中說愛,卻會因愛而傷害對方,可見一斑。正因為愛是不完全的,所以必須要道歉,道歉也是愛的一種表現。其實道歉是一個選擇,選擇是否要向被冒犯者道歉。我們有時會聽到別人說,為何要我先道歉,若對方肯先向我道歉,我才會向他道歉,就是這樣各不相讓,夫妻冷戰、兄弟姊妹多年不瞅不睬、朋友之間友誼破裂,同事之間的嫌隙,教會裡面亦是如此。但要想一想,人生有多少個寒暑,讓我們糾纏在這些事上,是否值得呢! 

    有一位丈夫見婚姻輔導員時分享,多年前為了一點的事情,跟太太意見不同,發生爭執,大家耿耿於懷,保持沉默,互不理睬,原因是太太覺得這位丈夫要向她道歉,但丈夫卻不認同,結果月復月、年復年,輔導員問及當年是為了甚麽事情或爭執,丈夫說忘記了是甚麽原由閙翻,可見並不是嚴重的事情,卻白白把大家的感情賠上在這件已經忘記了的事情上,太可悲了!不知道你的身邊有没有一些類似的個案,當人有意識地選擇不道歉時,是多麼悲慘的結局!因為關係有可能漫涎到缺裂或不可收拾的地步。

    2018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來自日本的大坂直美以6比2、6比4,連落兩塲擊敗美國出名選手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成為日本網球壇上第一位,大滿貫首次奪冠,不過這一切的喜悅,都因為小威廉絲在比賽中途,與主審官的爭執,被罰和失分,輸了這塲比賽而帶來負面的影響,這破滅了小威廉絲第24次四大滿貫上奪冠的夢想。四大滿貫賽事是指澳洲網球、法國網球、英國網球和美國網球的比賽。這四項賽事是全球網球界最重要的賽事,每年在網球賽季節期間舉行。這場美國網球決賽中,裁判對小威廉絲的言語違規行為進行了判罰,結果小威廉絲情緒失控輸掉了比賽。成千上萬的主場球迷對此感到憤怒,大坂直美理應歡喜若狂,在頒獎典禮上,面對現塲支持小威廉絲的觀眾不斷的噓聲,可能有人認為是因為小威廉絲被罰,才致她在球塲上揮掉球拍在地上發洩和情緒失控,失分落敗,而大坂直美的僥幸戰勝,而令到得獎的大坂直美全程面露尷尬,不單止笑不出來,甚至當場落淚。這位冠軍選手用鴨舌帽遮住了眼睛,她說“我不想讓別人看到我哭,因為那太可悲了。”大阪直美知道,球迷非常希望小威廉絲能在復出後贏得第24個大滿貫冠軍。賽後當輪到大阪直美發言時,這位日本新星首先為自己擊敗對手小威廉絲而道歉。

    不過事隔將近一年之後,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接受雜誌訪問時,終於坦然面對這一切,並透露自己已經寫信向大坂直美道歉了。小威廉絲透露自己其實在這件事後,無法拿起球拍,甚至需要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她說:「最後我意識到只有一種方法能夠讓我繼續向前,是時候要跟大坂直美道歉了。」

    小威廉絲在道歉信當中告訴大坂直美自己是她的粉絲,對於去年發生的事深感抱歉,而當小威廉絲收到大坂直美回覆時,她十分感動落淚,大坂直美這樣回覆:「人們可能會誤解力量以及憤怒,因為他們無法分辨這兩者,沒有人能夠像你一樣為自己和有需要的人發聲,妳必須繼續為大家做一個先驅者。」。大坂直美這樣的回覆是因為小威廉絲是一位黑人世界級網球手,得獎無數,她經常為黑人發聲,爭取公平的待遇。因著她是世界級選手的地位,她的發言都變得十分有份量,對社會上能帶有來影響。以上的事件當中,這位贏23次四大滿貫冠軍的小威廉絲,事件後一直都受著情緒的困擾,直至她能正式道歉,關係復和是醫治的開始,道歉是一個選擇,小威廉絲選擇了道歉。

    為甚麽有人會選擇不道歉呢? 讓我分享其中兩個原因:

      不值得再花心力 - 有時是因為我們不再重視這段關係,也許他們過去有過“磨擦”, 心底裡埋藏著許多忿忿不平或積怨。正如一位女士Jessica 分享她和姊姊的相處,她說:「我放棄了我們的關係。似乎無論我做什麼,在她心中,我都是做得不夠好,而且我總是錯的。她多次傷害我,最後我決定不值得再付上努力去改變姊姊對我的想法。我在手機上安裝了來電顯示,我可以識別來電。當姊姊打電話給我時,我不會接聽。她只會譴責我。最好不要和她說話。當我去探望我媽時,如果見到我姊姊的車泊在外面,我就開車走,就是以後永遠不再接觸,這樣我會安然無事」。這令Jessica失去動力為自己做錯的事情去道歉,亦不覺得與姊姊建立關係是一件值得花心力的事情。

    2. 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的 - 有些人選擇不道歉的第二個原因是覺得自己的行為是對的。 錯的是對方。 一位在酒吧跟入打鬥的職業運動員說:“我不會道歉,這個人不應該對我發表這些評論。” 這個人的哲學似乎是,“你做錯了,你要為此付出代價的。不要要求我道歉。你活該被我打,不要再犯,否則會更糟。” 顯然,他的重點不是建立關係,而是嚴厲的報復。 這種態度不單止不會消除障礙,卻背道而馳製造障礙。這是以牙還牙的生活方式,亦是很多人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如果要符合聖經的教導“不要以惡報惡。如果可能的話,盡你所能,與所有人和平相處,不要為自己報仇”。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辯護的人是自欺欺人。 認為他/她從不做任何需要道歉的事情,他們生活在一個不切實際的世界中。 現實情況是,我們所有人有時都會作出嚴厲、挑剔和無情的言論,有時我們的行為會造成傷害和破壞。 拒絕承認道歉必要性的人,他們的生活將會是充滿與別人破裂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道歉,原來並不是對不起這樣簡單。研究有五種「道歉的語言」,若我們能洞察和明白那種是被冒犯者所接受的道歉的語言,對正下藥,並且有效地使用,必能達到果效。有時對方可能要的道歉的語言是多於一種。 1. 表達歉意「對不起」: 2. 要承擔責任: 3. 彌補過失「我該如何補償對方?」: 4. 真誠悔改「我不會再犯了!」 5. 懇求對方的原諒:

    在教會主日崇拜當中,有一位姊妹講見證,談到她曾經患了抑鬱症、不懂得找人幫助,更曾經自殺,感謝神卻被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到結尾時,她在台上,面對著台下超過100 位弟兄姊妹和新朋友面前,向台下面坐著的丈夫道歉,真心地說對不起,十分真誠和感人,相信她的丈夫必會原諒她。明顯這位姊妹亦選擇了道歉來修復和丈夫之間的關係,這代表她十分重視對方的感受。


    我們有時没有力量去寛恕曾經傷害我們的人,但我們可以向神祈求加給我們力量去寛恕他們,原諒就能在我們當中出現。

    聖經上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9)


    今集分享到這裡;多謝大家收聽!下一次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把這個Podcast與朋友分享,更開心你們可以 follow 我的 podcast

    若有任何意見可以電郵給我 @ rana.moment21@gmail.com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id1548879829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vmPfIX7FwJbDLUXu5ER

    歡迎 follow 我的 at Instagram @ranachui and @rana.moment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

    Mon, 10 Apr 2023 - 17min
  • 95 - EP95 真誠的道歉 1 (Sincere Apology 1)

    Hello, 大家好! 我是Rana ,很高興又可以生命列車上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要跟大家道歉,我上一個月(即二月份)的Podcast 生命列車上約會只播放了一集,原先的時間表是每隔一個星期就會播放一集,這代表每一個月都會有兩集,但二月份我未能如期地完成,十分抱歉,請大家原諒。我會小心改善自己時間上的管理,盡力改善,以致達到如期完成製作和播放,亦十分多謝大家的包容、關心、收聽和支持。

    談到道歉這兩個字,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但如何做到真誠的道歉就是門很大的學問。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道歉都能夠有效和能達到道歉的目的。而我們有没有經歷過別人向我們道歉,但我們卻覺得對方其實並没有帶著誠意,所以不能夠真的接受對方的道歉,未能原諒對方。另一方面,我們亦有没有曾經做過一些事情,最後覺得自己做得不對,甚至帶有遺憾,但卻很難開口向對方道歉。這麽究竟要怎樣的道歉,才可以讓對方明白,並且接受,讓大家的關係可以修補和緩和僵局呢?

    今集主題:  真誠的道歉 1 (Sincere Apology 1)

    有一位婚姻輔導知深專家和講員Gary Chapman,他有很多出名的著作,其中一本很多人都曾經閱讀過他的著作是Five Love Languages 五種愛的語言,中文書名是愛之語和The Five Languages of Apology 《打動人心的道歉》。有一個星期六早上,他主講的婚姻講座開始前,有一位女仕Jean 走到他面前,並且表示她和丈夫遠道而來,開了幾了時車來參加這個講座,Jean問Gary會否在講座的內容中,認真的提及到道歉的重要性。Gary 問她為甚麽要這樣問呢? Jean 表示丈夫對她說”對不起 (I am sorry!)”,但對Jean 而言,這並不是一個道歉。於是Gary 就問Jean ,哪你想你的丈夫怎說或做呢? Jean 就表示想丈夫能承認自己做錯了,求Jean 能原諒他。而我想他能保證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不會再發生。Gary 對Jean表示她的丈夫說”對不起 (I am sorry!)”已經是真誠的道歉,但對於Jean 來說,卻不感到對方的道歉帶著真誠,而丈夫跟本没有說出為甚麽事情說對不起。這樣說明道歉是一種溝通的語言,要達到果效,必須要知道怎樣才是正確地傳遞自己向對方衷心道歉的信息,讓對方接收清楚,否則可能事情不但未能解決,更有可能弄得一敗塗地。

    在傳統的文化中,道歉給人的印象自己就是弱者。很多年前,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太太,她剛剛結婚,向我表示無論是怎樣她是不會向自己的丈夫道歉的,她的母親亦是這樣,只有爸爸道歉,當時我心中十分擔心這會影響她的婚姻,結果最後她真的離婚了。但一個真誠的道歉絕不只是放低身段說一聲「對不起」就認為沒事了,關係就可以復和。

    讓我跟大家分享以下真誠道歉的表達語言:

    1. 表達遺憾和懊悔 (Expressing Regret)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學會了在傷害別人時說對不起。表達遺憾和懊悔是良好關係的基礎。在犯錯之後,首先要做的,是真心承認自己犯的錯,並明確地指出自己帶給對方的傷害和影響,絕不能敷衍帶過,道歉的情感需要,它是向被冒犯的人表達我們自己的內疚感、羞恥感和明白自己的行為深深地傷害了對方,帶來的痛苦。當我們開始正視大家之間的問題時,也意味著我們願意對這段關係負責,如此能間接恢復對方的自尊心和尊嚴。

    而道歉最常說的就是對不起 (I am sorry!),但重點是這只是一個開始,必須要多加上道歉的原因,是犯下甚麽的錯,這會讓被冒犯的人清楚知道我們是真的明白怎樣傷害到對方的身、心、靈,卻不是含楜地說出,道歉若要觸摸對方的心,懺悔和誠懇的舉動是關鍵,而擔心和憂傷往往能讓對方知道我們對這段關係的重視,強化大家之間的信任和讓對方感到被尊重。而我們的動機不要朝著把事情弄好,怕關係弄僵後,失去了幫助或其它的目的。有位太太表示跟丈夫說話時,丈夫的眼睛常常是離不開電腦的營光幕,就連道歉都是向著電腦的營光幕,她心想丈夫只是想打發她快些離開,所做惖道歉,使對方感並不真心,亦没有效的溝通。所以要望著對方,放下手上的工作,不要在房間中走來走去,口中說著對不起。我們絶不能忽略自己身體語言上的溝通,大大影響對方感到我們道歉的誠意。


    2. 道歉時不要說...不過(Avoiding….but)

    這是我們常犯的錯誤,不要在道歉時加上”不過”是這兩個字,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只是半願意之下道歉,並非全心覺得是自己的錯誤,對方難以感到真誠。有一天,Matthew 約了舊同學放工後見面,多年没有見面,讓對方選擇在哪間餐廳吃晚餐,結果Matthew 下班後坐公共車輛十分擠塞,結果遲到了一個小時,來到時立即說「對不起啦,不過要不是你想約在這個地方,對我很不方便,我也不會遲到啦」。這樣的道歉表面看似在說對不起,但是骨子裡反而是在責怪對方的不是,所以會讓對方感到我們道歉的誠意。

    麗琴和丈夫一起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大家有說有笑,十分開心之際,麗琴的丈夫突然間跟朋友們說麗琴的體型越來越大,增磅了,要減肥,這惹來大家笑起來。回到家中,麗琴很不開心,丈夫才知道自己不應該拿她的體型來開玩笑,所以跟麗琴道歉,「對不起,我並不是要讓你尷尬,但你真的你考慮減肥。」我們能想像麗琴對這樣的道歉中只聽到自己太肥了,而不是道歉本身,太太想著「像那樣的道歉,根本就不算道歉!」。


    3. 不要用來操縱對方 (Don’t Manipulate) 

    大家有没有聽過這樣的說話,又或者我們都會這樣想:「我明明已經道過歉了,為甚麼他還是不原諒我?」真誠的道歉並不帶有條件,舉一個例子,我可以道歉,但你亦要為這件事道歉,每人要負一半的責任,這意味著若對方不同意自己方面亦有錯時,我們就不會道歉。

    Martin 跟朋友借了他的車用了一個週末,跟朋友們一起去露營,結果弄得車子十分骯髒,朋友看見十分氣憤,責備Martin要花整天去清理,結果Martin不好意思,怕日後朋友不再借車給他用,他立即道歉,但說已經道歉,希望朋友日後會繼續借車給他用。我們不可以用道歉作為一個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讓我跟大家分享以下的真實道歉個案,但必須先放下各人政治上不同的理念,單純從表達的方式的角度作參考:

    2022年9月8日英女皇伊麗莎伯二世逝世,在位70年,是英國歷史上是最久的君主,享年96 歲。連日來有市民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致哀,包括現年75歲的電視藝人,亦是粵典的名人羅家英先生,他在綱上社交網站貼出多張在領事館門外相片,寫著:「英女皇登基,我七歲,這七十年來,英女皇是我的長輩,看着我成長到老矣。香港在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怎知他的帖文表示英女王「庇護下,香港得到她的福蔭成為福地」在網上Wechat 微信惹來很多網民批評和狙擊,相信這是羅家英始料不及之事。為了平息事件,他於9月15日在微博道歉拍了一則影片道歉。片段中,一開始先鞠躬道歉,指自己作為中國香港演員及公眾人物,發表「未加深思熟慮」的悼詞,感到非常抱歉,「原意只是表達對老人的懷緬,並無他意,還請大家不要過分解讀」。他又指,「數典忘宗我做不出,我長期持有中國護照,說明一切。我是中國人,我永遠愛我的祖國,對不起。」,至於相關的悼念貼文及相片,亦已火速刪除。這樣當天香港各大報章和傳媒亦有為此報導。在這個道歉當中,可以由羅家英的身體語言、鞠躬、眼睛直接向著收看的觀眾,用手指著自己的頭,說話中的語調和內容來表達自己的誠意,最終網友亦因此而平息怒氣,事件告一段落。


    最後,有一些建議道歉的言詞作為大家的參考:

      我現在知道我深深地傷害了你,這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我真的為我所做的感到抱歉。

      讓你失望了,我真的很難過,我應該想得更周詳。對不起,我讓你這麼傷心和痛苦。

      當時,顯然我沒有很好地思考,不夠敏銳和謹慎,我從沒想過要傷害你,但現在我明白我的話太過分了,對不起。

      對不起,我辜負了您的信任。我在我們的關係中設置了障礙,我想將其移除。我明白,即使在我道歉之後,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冒險走上對我的信任之路。

    因為編幅關係,下一集,會繼續這個主題未完成的部份。

    聖經上說: “「誰不在言語上犯錯,誰就是完美的人,能控制全身了」。

    雅各書3:2


    今集分享到這裡;多謝大家收聽!下一次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ference book: The Five Languages of Apology (Gary Chapman and Jennifer Thomas)

    **Link to 羅家英道歉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bC_uQcqpk


    歡迎大家把這個Podcast與朋友分享,更開心你們可以 follow 我的 podcast

    若有任何意見可以電郵給我 @ rana.moment21@gmail.com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id1548879829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vmPfIX7FwJbDLUXu5ER

    歡迎 follow 我的 at Instagram @ranachui and @rana.moment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


    Tue, 21 Mar 2023 - 14min
Afficher plus d'épisodes